镁信健康冯昊:锚定患者需求和落地场景,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新生态

2025.09.26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 · 中国创新药十年成就巡礼上,镁信健康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新官冯昊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深度剖析了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结构和商业健康险的支付贡献,并指出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新生态需要更好锚定患者需求和落地场景。


冯昊

镁信健康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新官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提出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到2030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15%等一系列关键目标。此外,人口老龄化带来大量医疗需求,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疾病领域。

从创新药产业发展角度,要迈向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在基本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更加多元的支付手段。因此多元支付机制的完善不仅关切着民生保障这一重大议题,更是角逐全球创新药市场的重要支撑。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显示,2024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额达124亿元,占7.7%。冯昊认为,尽管商业健康险在整体支付结构中贡献仍较为有限,但对于部分药品商业健康险已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白皮书,2024年,商业健康险针对二十款创新药物已支付超过五千万,对七款产品的支付额已经过亿。

与此同时,不同险种对创新药的支付潜力呈现差异化的特点。

  • ► 惠民保对部分新近上市未进医保的创新药械做到及时纳入且产生规模赔付,提供了其医保空窗期的支付支持,已经成为罕见病患者的重要保障;
  • ► 百万医疗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支持侧重于肿瘤领域,其支付潜力未来有待提升;
  • ► 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虽然总体规模有限,但人均支付金额相对较高,已成为慢病、罕见病创新药的重要支付方。

对于如何进一步释放商业健康险的支付价值,冯昊指出,需要锚定患者需求、聚焦多元支付的落地场景,协同医药险各方构建多元支付新生态。他进一步分析表示,个人自费负担重、支付流程繁琐、资源配置失衡及支付路径割裂,导致患者在寻求治疗中,可及性痛点长期存在。尤其大部分的保险报销均以事后报销为主,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治疗药物可否理赔、理赔多少,这些都成为横亘在患者和创新疗法之间的难点。

为此,作为链接患者、医药和保险的枢纽方,镁信健康以一码直付平台为载体,旨在打造一站式的商保支付和服务体验:在支付端,进一步探索先医后付、特药直付、多元支付方案组合支付等突破性的创新模式;在服务端,搭建集理赔审核、药品供应、输注服务、问药问保险等全链路的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挖掘AI在理赔支付、药品服务、患者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多元支付体验更流畅、产业协同更高效。

冯昊表示,随着支付生态的持续完善,创新药械的支付结构将逐步向更均衡、可持续的方向演进。产业的创新活力,患者的健康福祉、社会的保障体系都将实现协同提升。我们期待见证更多突破性疗法通过多元支付机制从实验室走向每一位需要的患者,实现“触手可及”。